骆驼祥子

读完老舍的《骆驼祥子》,我彻底变成了他的粉丝。首先老舍的文笔很好,很幽默很接地气,很像北京老大爷在家门口坐在马扎上跟邻居谈家常,比如说高妈劝祥子不要为了面子辞工:

“ 当初,有我老头子活着的日子,我也是常辞工……年轻气儿粗,一句话不投缘,散!卖力气挣钱,不是奴才:你有你的臭钱,我泥人也有个土性儿;老太太有个伺候不着!……像你这么老实巴焦的,安安顿顿的在这儿混些日子,总比满天打油飞去强。……”

作为一个北方人,读到“散”的时候我感觉特别亲切,很能感受到从小到大周围人那种惯有的大大咧咧的说话语气。老舍的笔触有很细腻,他在描写北京的春天的时候这么写到:

天这么一热,似乎把故都的春梦唤醒,到处可以游玩,人人想起点事作,温度催着花草果木与人间享乐一齐往上增长。南北海里的绿柳信蒲,招引来吹着口琴的少年……公园里的牡丹芍药,邀来骚人雅士,缓步徘徊,摇着名贵的纸扇;走乏了,便在红墙前,绿松下,饮几杯足以引起闲愁的清茶,偷眼看着来往的大家闺秀与南北名花……

也是因为文笔如此幽默和细腻,老舍笔下的祥子的遭遇也就显得更加悲惨。祥子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,无父无母无田产,便从乡下来到北平讨生活。打了几份零工后发现拉车比较能存到钱,祥子便从拉租车开始。他体格健壮,性格老实木讷,最大的梦想是攒足钱买上自己的车,自己给自己赚钱,不再受雇于人。而命运真是捉弄他,他曾经两度有车但很快就都失去了,一次是拉车遭遇了进城的宪兵,被抓去当苦力,顺带车也被抢走了;第二次是车被卖掉给虎妞下葬,而这个车当初也是虎妞出钱买的。祥子不仅被命运捉弄,也被周围的人耍得团团转:就像嫁不出去的虎妞,一开始看似疼他,但之后还是因为想把自己嫁出去,撒下大网逼迫祥子跟自己成婚。祥子遭遇了一些挫折,身体也受了几场病,拉不动车了,也变成了一个为了活下去,连良心都可以出卖的一个街头小混混:

经验是生活的肥料,有什么样的经验变成什么样的人,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。祥子完全入了辙,他不比别的车夫好,也不比他们坏,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。

很多人都说老舍这本书意在抨击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,确实老舍花了很多篇幅写了一些老弱车夫、贫苦女子讨生活不易的悲惨情景,但更深一层老舍是去抨击那种“个人主义”的自私鬼。在“个人主义”的思想操纵下,人很容易被无常的命运和难以如愿的世事打击到,会轻易丢弃自己的理想和良知。就像祥子本是一个有理想的好青年,但生活的打击彻底把他打趴,连原有的淳朴善良都不在,什么事都随着他的希望变成了“那么回事”。看这那种讨厌的结局:

现在,怎能占点便宜,他就怎办。多吸人家一支烟卷,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,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,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挣一两个铜子,都使他觉到满意。他占了便宜,别人就吃了亏……

若是把这段描写从这篇小说中抽离出来,其实发现这种人现如今的社会到处都是。果然人性自古不变啊!也要时不时警醒自己,当患得患失、把自己特殊化的时候,可千万不要走祥子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