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完老舍的《骆驼祥子》,我彻底变成了他的粉丝。首先老舍的文笔很好,很幽默很接地气,很像北京老大爷在家门口坐在马扎上跟邻居谈家常,比如说高妈劝祥子不要为了面子辞工:
“ 当初,有我老头子活着的日子,我也是常辞工……年轻气儿粗,一句话不投缘,散!卖力气挣钱,不是奴才:你有你的臭钱,我泥人也有个土性儿;老太太有个伺候不着!……像你这么老实巴焦的,安安顿顿的在这儿混些日子,总比满天打油飞去强。……”
作为一个北方人,读到“散”的时候我感觉特别亲切,很能感受到从小到大周围人那种惯有的大大咧咧的说话语气。老舍的笔触有很细腻,他在描写北京的春天的时候这么写到:
天这么一热,似乎把故都的春梦唤醒,到处可以游玩,人人想起点事作,温度催着花草果木与人间享乐一齐往上增长。南北海里的绿柳信蒲,招引来吹着口琴的少年……公园里的牡丹芍药,邀来骚人雅士,缓步徘徊,摇着名贵的纸扇;走乏了,便在红墙前,绿松下,饮几杯足以引起闲愁的清茶,偷眼看着来往的大家闺秀与南北名花……
也是因为文笔如此幽默和细腻,老舍笔下的祥子的遭遇也就显得更加悲惨。祥子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,无父无母无田产,便从乡下来到北平讨生活。打了几份零工后发现拉车比较能存到钱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