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后感

促使我买这本书的,是前几天杨绛先生去世时,我在网上读到的她的《一百岁感言》:少年贪玩,青年迷恋爱情,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,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。人寿几何,顽铁能练成的精金,能有多少?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,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。

我当时就在想,能用这么平和的语句说透一辈子的女子,该有多么的聪慧。果然,她是极聪慧的,她的家族是无锡望族;丈夫钱锺书来自江南钱家,被誉为“全才”;女儿钱瑗自小过目不忘,懂事怜人,长大后果然成为国家栋梁,一手建立起北师大外语教学,并参与全国教材编写。杨绛先生是在亲人全部过世后写下这本回忆录的,文章不长,但字字泣血;语句平和,但我读起来心里阵阵作痛。只有对家人无限的包容和爱,才能有如此入微的观察与描写;也只有这种文字才能直入心底,触及灵魂。

她写了在巴黎和牛津的求学生活。看到熟悉的地名,我似乎跟他们有着跨越半个世纪的相遇,而内心却是苦涩的。苦涩的是自己与初恋也像他们一样大街小巷里“格物致知”,在巴黎在伦敦,却不知是否能像他们那样相携一生。对记忆中的他的情愫,跟杨绛先生对那时的生活的娓娓道来,交织在一起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