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养生暖当先

今天一口气看了两集CCTV10的《健康之路》栏目,主题是“女人养生暖当先”,认为有必要整理一下中医大漂亮吴老师传授的知识。

女人主阴,再加上生养孩子都需要女人大量精血付出,所以一般的女生都或多或少会出现阳气不足的症状。倒不一定大家都是阳虚体质,但是普遍的冬天手脚冰凉,背上老感觉凉飕飕的,月经不调乃至很难怀孕,这都是“寒”的症状。有时候,腹部肥胖都是因为体寒。那么,女同胞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调理呢?

漂亮吴阿姨给了五个小宝箱:

适量运动

首先吴阿姨让大家现场跳广场舞,运动至微微发汗。关于运动,真是各路人马说法不一。最近超级火爆的健身app keep鼓励大家每日举铁,大汗淋漓的女汉子们纷纷晒腹肌晒马甲线,自我感觉良好。但是吴阿姨说了,运动能生阳,但出大量的汗却能带走阳气,所以运动至微微发汗是最佳的。那么可能对于减脂增肌的人来说,要不断加大运动量突破平台期;但是对体寒的人来讲,运动要适可而止。唉,这个度真难把握。

泡水良方

大家运动了会儿也渴了,这时候吴阿姨请大家喝了一杯水。这杯水是由锁阳15g,龙眼干15g和桑葚9g加开水泡成,可以泡上一天。锁阳和龙眼干都是温性的,桑葚略阴性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上讲,“善补阳者,必阴中求阳”,就是讲补阳的方子要加少许补阴的药物,这样阳气便能更好地融入阴性体质中。

“美丽冻人”

最近国内的审美观偏向欧美化,而欧美穿搭在冬季的一项法则就是“上身保暖,下身有型”,于是乎菇凉们冬天哪怕穿牛仔裤,也是破了洞的。本人虽然没那么夸张,但冬天裤子也是不够保暖,整条腿经常跟冰棍一样。吴阿姨介绍一种方法,可以用来敷腿:用几块砭石,热水暖热后分别敷在左右腿的委中穴、血海穴和梁丘穴各十五分钟。这样可以暖通经络,还能瘦腿哪!

胃寒也很恼人

小时候的我,也是越到冬天越喜欢吃冰淇淋,每年元宵节晚上看灯火时都举着个蛋筒,可惬意了。但现在,真不大敢吃凉的了,一吃多就胃堵;素食惯了,也消化不动肉肉了;治痘的时候,也是吃各种排毒的药,那可都是泻火的寒药呀。所以这个胃,也有点儿寒。吴阿姨给的妙招是:醋泡姜。姜大家都知道,是热性的;醋呢,可以收敛阳气。关于做法呢,大家先切片,再加少许盐,盐杀七八个小时后把浸出的水倒掉;然后加老陈醋(注意一定是粮食酿的醋)放入密闭容器,在阴暗处放一周就可以吃了,一个月内吃完。有人会问,这个姜皮要不要扔?姜皮是寒性的,如果胃寒很严重,还是把姜皮给扔掉吧。

宫暖气色就好

宫寒这个话题吴阿姨讲了整整一集,看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宫寒是一系列问题的合称,比较典型的是,有三成的不孕不育来自于宫寒体质,平时女孩子的月经不调、痛经、月经量少也与此相关。哪怕是怀了孕,也有很大几率出现胎停育,导致胎死腹中。宝宝有点怕怕的呢。

那么有什么养生方法么?

  • 第一是脐疗:大家可以做个小香包,放上丁香20g、小茴香20g和细辛10g,拿着一条长布包在肚脐上一晚上,月经前一周和月经期使用。
  • 第二去药店买妇女痛经丸
  • 第三是喝橘普水。橘普是(干湿)橘皮加普洱做成,然后再加上5g佛手,驱寒效果更好。普洱消脂,橘皮促消化,这方子还能减腹部赘肉呢! 

如果宫寒实在厉害,又想要孩子,可以试试艾附暖宫丸 ,这蜜丸里面有艾叶还有四物(当归、川穹、白芍、地黄)成分。但怀孕后就不要吃了。

最后

最后啰嗦几句昨天看的《文明之旅》中讲的《易经》与医。这期主要介绍了十二消息卦表示人的这一生,分为两个大阶段:从婴幼儿至青壮年,是阳气逐渐上升到全阳乾卦的阶段;从中年到老年,是阴气逐渐上升至全阴坤卦的阶段。在第二阶段中,护持好阳气便显得至关重要,怎么护持呢?除了吃黑色食物补肾,还不要熬夜,避免消极情绪。我认为,对于女孩子,从青年时期就得开始注意保护阳气,尤其是我这种不产热的物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