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一个初出茅庐、刚步入社会的女娃娃来说,现在就大谈人生绝对不是这个年龄做得了的事情,更何况还要跟太阳系的行星扯上关系。可脑海里奔腾的思想非要找一个渠道疏通,正如画家必须借画笔来表达内心概念,我就仍然借文字来梳理思路吧。或许在我双鬓斑白,有资格去谈人生的时候,回过头再读读,我的文字是否如同此刻的容颜一样稚嫩。
亚里士多德曾说:“生命在于运动,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”;《太极图说》亦云:“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”, 运动是绝对的,而静止只是相对的。体育老师常拿亚里士多德这句话来激励大家锻炼身体,但这句话却有更深刻的含义。人生命中的每一刻,抛开身体内部永不停歇的新陈代谢不说,他若是四肢上没有活动,他的大脑必定在思考,而这两点常常是相互冲突的。更深一步来讲,若人对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——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——表现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,那么他留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也就越少。他的生命所依赖的运动,只是建立在对外在事物的相互作用上,一旦外在刺激消失,那么这个人就会陷入到内心极大的空虚之中。所以意志薄弱的人会沉迷一些事物,或是赌博,或是游戏,或是浮华的社交,乃至一般人下意识的摸手机行为,都是为了摆脱面对自我时痛苦的虚无。能够让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,莫过于有丰富的内在。丰富的思想是有进行自我组合的冲动和能力的,就像小孩子喜欢玩的积木,一片片的念头相互堆砌,或搭出一座塔桥,或竖起一幢高楼,而这种建立在自己身上的快感,是朴实且持续长久的。
说到快乐,亚里士多德又有一句话:“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,而只是没有痛苦”。这话听起来有点消极懦弱,却道出一个事实:痛苦来源于想要而得不到,快乐仅是欲望的暂且满足。在《意志的表达和求好的人生》 一文中,我引用了叔本华的“意志”一概念,大概说这世上的万物,只是柏拉图的概念世界在现世的表达而已。欲望让我们存在,也让我们痛苦。欲望同叔本华的“意志”一样,是不断在自我表达,自我滋生的。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女人的购买欲:很多时候女人疯狂地买东西,并不是出于对某件物品的执着,而是控制不住不断膨胀的购买欲。所以富人永远不会停止对金钱的追逐,做学问的人也止不住对知识的渴望。欲望得到满足的那一刻确实能带来快乐,但这也只是在反思中获得的,是暂时的;一切事物生的原因也造就了它的消亡,快乐尽头必是痛苦。
所以,好的人生所追求的,是一份平和。平和来源于自我约束,不断减少对世界的索求,同时也拥有一份强健的体魄。合理的自我约束总比外界给人带来的障碍要柔软,发生冲突时给心里带来的痛苦也就少了很多。在当真正的苦难降临时,对于一切涉及痛苦和快乐的事情,我们也要关上想象力的闸门。不知是因为本性,还是因为年轻,我经常会陷入对病痛或者挫折的过度想象中,随之带来的被意欲控制的过激情绪,只会夸大幻影的不幸,影响理性和判断力。正如培根所讲,人有时所产生的畏惧,并不是来源于所畏惧的事情,而是来源于畏惧本身。
若说人生是一本书,那么人生的经历便是正文,对人生的思考是注解。我这个年纪的正文太少,而耄耋之年仍活不明白的人,他的注解是一片空白,连带字句都黯淡无光。我这个年纪只觉前面的人生很长,因为对这个世界的期望需要时间去承载;老人回顾过去,只叹人生短暂,因为时间会淡化记忆,记忆会抹去情绪,剩下的只会是世界真实的乏味。就连盖世英雄的传记,除去作者刻意的添油加醋,都只剩有几页的篇幅;那么对普通人而言,缺少了思想注解的人生之书,还会有什么呢。
谈及人生,便来谈谈人生的阶段。人们大致把人生分成童年期、青年期、中年期和老年期。正如中国古代有钦天监观星以预测吉凶,西洋也有占星术的一套理论。若具体的个人的一生并不如术士所言已经显示在行星上面,但人的各个时期却能与相应的一系列行星挂上钩。从这里也能体会到古代罗马人的人生智慧,因为天上的行星正是他们所命名。请容我细细道来:
-
水星,也就是Mercury,在罗马神话中是信使之神。罗马人因为水星运行速度很快,而把Mercury这个名字赋予给它。它就像是人的童年,那个时候的世界很小,一切都显得很新奇,对事物的认知战胜了意欲的表达,因此没有很多烦恼。童年的世界是简单和绝对的,生活的印象也没有因为多次的重复而变得模糊不清。那个时候的我,坚信努力便会有收获,坚信计划的尽头便是成功,坚信考试第一名就是比第二名优秀。那时的我不懂,老师家长所传授的,也只是概念知识;而真正的知识,却是需要从生活中获取。
-
带着这种可笑的绝对和肤浅的世界观,我们走进了现实生活。当我们有了父母满足不了的渴望,当幼年时期所坚信的“绝对”一个个破灭时,我们便有了不幸福,有了寻找幸福和真正信仰的欲望。这个时候便来到了,金星,也就是Venus所掌管的爱情与欲望中。被各种欲望控制的青年是最躁动不安的,也是最有活力的。自古英雄出少年,便是出于意志的强大张力。但正如上文所说,外在的躁动压制了内心的宁静,青年总是在无聊和痛苦中煎熬;他带着情绪的变幻莫测,加上强健的身躯,来到战神之星Mars,也就是火星的国度。
-
若金星控制下的人们只是少年维特之烦恼, 那么火星中的痛苦,便是面对接踵而至的大大小小的苦难,战士般的不断挣扎。这时候的人们似乎已将障碍和挫折看成必然,虽有抱怨,但还是想着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目标,从世界中获取幸福。但人们也知道,运气不是每次都会降临自己身上;正如平行四边形原理,我们对目标的渴望和命运的力量,会终使我们驶向对角线的方向。若有一天发现自己偏离了既定航线,也不要过度苛责自己;但若不希望让命运把自己刮到更远的地方,最好的方法是即时调整船帆角度,加重自己船舱的重量,也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能力,更加成熟。
-
这时候的我们,离开了好斗的火星,经过火星外的主小行星带。谷神星(Ceres)教会我们为了实用目的而生活, 灶神星(Vesta)赋予我们安身立命的家,智神星(Pallas)帮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需要的。带着这些极具分量的人生智慧,我们随后登上众神之神Jupiter(木星)的宝座。想象一下不惑之年的中年人,发号施令的权威吧!正如乾卦之第五卦所说: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
-
终于,离开木星的我们,来到“亢龙有悔”的土星(Saturn)附近。罗马神话的Saturn是农业之神,掌管财富和自由。看那带有光环的土星,难道不像带有智慧的老者,沉浸在丰富的自我世界中么。或许是因为我还享有青春,我并不惧怕老去,除了老人易受疾病困扰这一点。精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必需,因为它只对被欲望控制的青年人有用。所以说,拥有健康体魄的老年人是幸福的,他并不再对世界要求什么,世界对他也不会索取回报。当然,我遇见的老人大多都愚笨,做到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的,大概只有孔子一般的圣人罢。
-
最后是天王星(Uranus),古希腊语中的天空。如同人们所传言的,有福之人最终会升入天空。我其实也想不通,为什么死亡的下一步会是海王星Nepturn,大海之神。或许在古罗马人看来,死亡似生命之源泉,人还会有来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