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对三这个数字有种特殊的感情,可能来源于中国文化中的:一(法)生二(阴阳),二(阴阳)生三(三爻),三生万物。我觉得三是个完美的状态,因为第三个数字的存在,它在两个极端状态之中有了一种缓和,自带中庸的和解状态,和传统西方的二元论形成鲜明对比。很多时候中国人不分孰对孰错,凡事讲究个“三足鼎立”的制约平衡,这种“三”的思想竟与黑格尔的“正反合”不谋而合呢!
所以当首次接触到Malinowski的文化三元论时,我有着来自意识深处的认同感。他说文化是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:最低的层次是器物,包括能看到的各种有形物质,比如刀枪、车马、吃饭的筷子和刀叉等;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和是组织,比如银行体系、教育体系、政治体系等都属于这个层次。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或伦理价值,也就是行为规范,即对好坏的判断。这比马克思的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”的二元论论调多了一种世俗层面的缓和。如果说Malinowsk三元论里器物工具是物质基础,价值意识形态是控制中枢,那么组织制度便像是具体实施方法,是让机体实现运转的机制。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口号为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洋务派大臣便是看到了西方文化中器物方面优势 …